雜碎英文
大清帝國內閣李總理於光緒廿二年率團訪美,成就了北美招牌中菜「李鴻章雜碎」。英文稱chop suey,以粵音輔義,譯得不錯。幾年後,大清叛臣廣東人梁啟超逃來新大陸,嚐過這道經典李氏雜碎,非常不以為然。【註一】在花旗民間,雜碎早贏盡人心。於流行文化中,最知名莫過於爵士樂大師路易阿姆斯壯(Louis Armstrong)自創雜碎短號(Cornet Chop Suey)演奏。後來更有爵士樂手錄製一曲《我不在時,誰人為你切雜碎(Who’ll Chop Your Suey (When I’m Gone))》,光看歌名就知深情款款。
英文收錄外族詞彙並非罕有。譬如英文自古稱「幫助」為help,到中世紀後期貪圖舊法文assister和aidier高雅,引入寫作assist和aid。其實兩詞舊法文源自拉丁文assistere和adjuvare。拉丁文在中世紀等同於歐洲共同語,與英文關係千絲萬縷,三言兩語說不清。後來英王國遠征殖民大獲全勝,英文隨日不落帝國席捲全球,成為今日世界官話,當然也順道掠來不少外文為己用。
至於華文借入,不過近幾百年的事,零零碎碎,以收入牛津字典(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)纔算有了名份。先行者皆是異數,如陰陽(yin / yang (1671))、風水(feng-shui (1797))和道(tao (1704))等東方玄幻,以及人參(ginseng (1654))、茶葉(cha (1616) or tea (1655))和箸(chop-stick (1699))等稀奇珍品。後來乾隆爺為難英使叩頭之風波,令叩頭(kow-tow (1804))一詞隨花邊家喻戶曉。【註二】百年前宣統帝遜位,大清雖終結但民國征戰連年,好在有曾入美籍的國父孫文及一幫庚款書生大力促進文化交流。【註三】國粹也在此亂世聲名遠播,如「旗袍(cheongsam)」、「點心(dim sum)」、「麻雀(mah-jong)」等。【註四】二戰美軍借用「工業合作社」簡稱「工合(gung-ho)」一詞,代稱通力合作全力苦幹之精神,還拍成同名勵志電影。這跟幸運曲奇(fortune cookie)類似,看似中華傳統,卻只有美國人會懂。再稍晚入典的最佳代表必屬「功夫(kung-fu)」,不用想都能猜到是當年由美國李姓演員發揚光大。
前些年牛津新晉備選了一批華文入英,包括「大媽(dama)」、「戶口(hukou)」和「土豪(tuhao)」等,聽來似乎頗有嘲諷之意。個人向來偏好以韋氏拼法(Wade-Giles)作漢字名詞音譯,因為從字形上更符合英文拼寫規則。由慣用英文的大眾看來,chop suey比漢語拼音za sui順眼多了。這並非貶低周老前輩漢字拉丁化之創新【註五】。只是漢語拼音方案未免過於著重國人自用,顧此失彼,混入正統英文略顯不倫不類。當然數百年前英文若混入正統拉丁文也可能會被貴族譏笑醜陋不堪。其實漢字何必要拉丁化自尋煩惱,正體原裝方塊字美感十足,用於羅馬字間勝過插圖。要音譯的話,留給洋人自己解決就好。
註一:梁任公於光緒廿三年戊戌變法後敗走海外,並結識孫文諸輩。他混跡日本多年,曾赴美考察民主,後撰寫《新大陸遊記》比鑒中美,毅然放棄共和。他遊美期間嚐過雜碎,稱「然其所謂雜碎者,烹飪殊劣,中國人從無就食者」,此話恐怕屬有意貶低李氏。
註二:大清帝國鼎盛時期,英使馬戛爾尼伯爵(George Macartney, 1st Earl Macartney)赴京賀乾隆爺八十大壽順道簽約通商,禮部以為小國朝貢,便要求覲見時行三跪九叩之禮。馬伯爵不從,遂起爭執,後協議改單膝下跪,不必叩頭。之後兩國通商事宜未果,馬伯爵回國反省,認為錯失根本在於行程中兩國翻譯低劣而致諸多誤解。
註三:廣東人孫文早年遠渡檀香山打工,順道購得當地出生證明,後來赴美時以此獲得美國護照。他長年流亡海外,不斷拉攏美國僑民黑白兩道,以助革命大業。八國聯軍庚子年出兵中國獲賠款四億五千萬兩,後來美英皆部分退款,教育部便以此為外派留洋經費。當時不少高材生得以考取官費赴英美留學,如胡適、錢鍾書、童第周、楊振寧等,一眾後來皆成當世名流。
註四:旗袍,原意指「旗人之袍」,南方稱「長衫」。按粵語音譯為cheongsam。點心屬廣東菜,自然按粵音譯。麻雀,乃江南人棋牌遊戲,按吳語發音譯為mah-jong。今亦稱「麻將」。
註五:周有光先生年少曾留學日本習經濟,後任職銀行,業餘研究文字改革。中共建政後受邀協助漢語拼音方案。他鑽研北京官話,提議採用j,q,x標示ㄐ、ㄑ、ㄒ發音,並引入德文常用字母ü。該拉丁化方案更適於官話發音,符合中央一統國語之政策,遂獲全力推行。威妥瑪(Wade-Giles)則依國際音標準則,可用於官話、閩語、粵語、吳語等拼寫,更便於英語受眾讀寫。